— 新聞中心 —
郵箱:385089762@qq.com
手機:15216687078
電話:152-1668-7078
地址:上海市奉賢區(qū)金聚路388號
產(chǎn)品知識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16 11:55:30 人氣:
高壓電纜和通信電纜同時敷設時,需要特別注意防止電磁干擾,并確保人身安全和電纜的可靠性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術要求和措施:
1.電磁干擾抑制
原理與機制:高壓電纜在傳輸電能時會產(chǎn)生強大的電磁場,這種電磁場會對通信電纜產(chǎn)生感應電壓,進而引起嚴重的電磁干擾。干擾的程度與電纜間的距離、高壓電纜的電流強度、電纜的屏蔽效果等因素有關。
具體措施:
增大間距:根據(jù)規(guī)范,高壓電纜與通信電纜之間的最小凈距應當大于30cm。如果間距不足,則必須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。
屏蔽與接地:通信電纜應采用屏蔽電纜,并確保屏蔽層在兩端可靠接地。此外,還可以增設專用的屏蔽導線,這些導線也應實施多重接地,以增強屏蔽效果。
電纜布局優(yōu)化:采用“最大距離”和“等距離”的原則來布置電纜。例如,三相電纜應采用正三角形配置,以減少電磁干擾。
2.人身安全保障
潛在風險:在電纜地溝內(nèi),接地故障可能引發(fā)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,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。
防護措施:
接地故障電流疏導:通過增設各種導體與電纜的中性導體、屏蔽導體等并聯(lián),加強接地故障電流的分流能力,減少流入地中電流,從而降低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。
同電位措施:在工作區(qū)域設置接地網(wǎng)或鋪設金屬板,并將其與高壓電纜屏蔽導體、中性導體、管溝墻壁鋼筋、通信光纜屏蔽導體以及其他各種金屬管線的接地導體互連,形成同電位,以確保人員工作的安全性。
絕緣強化:提高人員與帶電部位之間的絕緣阻抗,例如使用絕緣墊、絕緣手套等,防止電流通過人體。
3.結構與材料要求
電纜溝設計:電纜溝的設計應確保結構穩(wěn)固,通常采用MU10磚砌筑或C20澆筑,溝底平整并設有坡度以便排水。每隔不超過50米設置集水井。
支架與固定:電纜支架應采用熱鍍鋅材料,安裝前做好定位放線,確保橫平豎直,美觀整齊。支架間最小垂直凈距應滿足特定要求,如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為150mm,控制電纜為100mm。
4.敷設與排列規(guī)則
層次分明:不同類型和電壓等級的電纜應分層敷設。高壓電纜敷設在最上層,低壓電纜次之,控制電纜在最下層。兩側裝設電纜支架時,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應分別裝在兩側支架上。
固定與保護:電纜固定用扁鋼做卡子,電纜與支架之間應用橡膠墊隔開,以保護電纜。
5.特殊情況處理
長距離平行敷設:當高壓電纜與通信電纜長距離平行敷設時,應特別注意間距和屏蔽措施,必要時采用多芯電力電纜,將同回路的所有相導體、中性導體及接地線容納在同一條電纜內(nèi),以減少干擾。
多重系統(tǒng)接地:對于非多重系統(tǒng)接地的電力電纜(如一般低壓、10kV及35kV電纜),只需實施其中一項措施即可完全免除干擾問題。
總之,在高壓電纜和通信電纜同時敷設時,應綜合考慮電磁干擾抑制、人身安全防護、合理布局和結構材料要求等方面,確保電纜系統(tǒng)的穩(wěn)定性和可靠性。此外,應嚴格按照相關規(guī)范和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,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風險。
技術文獻
產(chǎn)品知識